所在地 |
校 名 |
赠 言 (成 语) |
高 校 简 概 |
北京 |
北京大学 |
金马玉堂、古韵雄风 |
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更为现名。 |
|
清华大学 |
巍巍学府、百年传承 |
坐落在清代皇家园林清华园,前身是清华学堂,创建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为现名。 |
|
北京师范大学 |
风华绝代、志洁行芳 |
简称“北师大”,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高步云衢、九天揽月 |
简称“北航”,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
|
北京理工大学 |
横槊赋诗、倚马千言 |
简称“北理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创建于1940年,1951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2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 |
|
中央民族大学 |
高才大学 |
“985工程”院校,直属于国家民委,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本科生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保持在60%以上。 |
|
中央财经大学 |
经济之才 |
创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 |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贯中西 |
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创建于1951年,原隶属于对外贸易部,2000年,原中国金融学院融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中国WTO研究院。 |
|
中央美术学院 |
诗情画意 |
直属于教育部,1950年4月由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源于191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北京美术学校。 |
|
中国人民大学 |
文献之家、雍容大雅 |
简称“人大”,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创建于1937年,1950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贞松劲柏、昂霄耸壑 |
直属于公安部,创建于1948年,1984年定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
|
中国农业大学 |
五车腹笥 |
“985工程”院校,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为中国农业大学。 |
|
中国政法大学 |
高山景行 |
直属于教育部,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 |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腹载五车 |
焦作路矿学堂(1909年)→焦作工学院(1931年)→中国矿业学院(1950年、天津)→北京矿业学院(1953年),后搬迁、更名,形成异地办学格局,1988年更为现名。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学识渊博 |
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北京石油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为会战“胜利油田”,迁至山东,更名华东石油学院,后逐渐形成北京、山东两地办学的格局。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积厚流光 |
简称“地大”,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后迁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为现名,北京、武汉两地办学。 |
|
北京科技大学 |
精金百炼 |
简称“北科大”,冶金类学科实力国内领先,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52年)→北京钢铁学院(1960年)→ 北京科技大学(1988年) |
|
北京交通大学 |
踔厉骏发 |
五大交通大学之一。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交通大学校友总会。 |
|
北京工业大学 |
精金良玉 |
简称“北工大”,“211工程”院校,1981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
|
北京邮电大学 |
博学洽闻 |
简称“北邮”,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
|
北京化工大学 |
化育天工 |
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创建于1958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 |
|
北京林业大学 |
彬彬济济 |
与南京林业大学合赠。“211工程”院校,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腹饱万言 |
简称“北外”,“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的身影”,有“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
|
北京语言大学 |
五言长城 |
直属于教育部,原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更为现名,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家学渊源 |
“211工程”院校,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 |
|
北京体育大学 |
凤翥龙骧 |
“211工程”院校,直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创建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为现名。 |
|
北京工商大学 |
春华秋实 |
1999年由原北京轻工业学院(隶属于原轻工业部)、原北京商学院(隶属于原国内贸易部)、原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隶属于原机械工业部)合并组建而成。 |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朝华夕秀 |
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
|
首都师范大学 |
金声玉润 |
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北京师范学院。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经明行修 |
创建于1956年,1995年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劳动经济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中华女子学院 |
冰清玉洁 |
直属于全国妇联,是全国唯一一所女子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
|
华北电力大学 |
龙章秀骨 |
初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并入,现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龙章秀骨——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
|
北方工业大学 |
胸中万卷 |
创建于1946年,曾先后隶属于中央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
返回导航页 |
|
|
|
天津 |
天津大学 |
北门南牙、洋洋大观 |
天津大学简称“天大”,前身为北洋大学,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后又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通过直隶总督奏请光绪皇帝批准成立。 |
|
南开大学 |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南开大学是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天大与南开校园毗邻。 |
|
天津师范大学 |
淑质英才 |
创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为现名。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4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 |
|
天津工业大学 |
锦心绣腹 |
纺织学院是天津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学院,纺织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天津科技大学 |
含章挺生 |
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河北轻工业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的本科院校之一,隶属于原中国轻工业部。发酵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天津理工大学 |
道山学海、任重致远 |
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有2个市级“重中之重”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道路特点:“道”比较多,天津东临渤海,海河流经天津。 |
|
天津财经大学 |
金相玉式 |
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天津市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
|
天津商业大学 |
班香宋艳 |
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合赠。原隶属于国家商业部,是一所以商学为主干的多科性大学。 |
|
中国民航大学 |
志存高远 |
直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创建于1951年,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 |
返回导航页 |
|
|
|
上海 |
复旦大学 |
文宗学府、光华夺目 |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1917年更名为复旦大学。 |
|
上海交通大学 |
钟鸣鼎重 |
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 |
|
同济大学 |
琼楼金阙、茹古涵今 |
创建于1907年,1927年更名为同济大学,1952年,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大学。 |
|
华东师范大学 |
鸿渐之翼、腾声飞实 |
与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合赠。“985工程”院校,创建于1951年,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其他高校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
|
东华大学 |
金声玉服 |
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
|
华东理工大学 |
铁画银钩、陵劲淬砺 |
简称“华理”,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华东化工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后更为现名。 |
|
华东政法大学 |
冰壶秋月 |
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华东政法学院,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原为司法部直属院校。 |
|
上海大学 |
丹凤朝阳、金辉玉洁 |
简称“上大”,1922年曾创建上海大学,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丹凤朝阳——上海地形特点。 |
|
上海财经大学 |
富面百城 |
创建于1917年,1932年更名为上海商学院,是当时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 |
|
上海师范大学 |
浑金白玉 |
创建于1954年,1958年更名为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为现名。上海市市花是白玉兰。 |
|
上海理工大学 |
积厚成器 |
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 |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练达老成 |
创建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 |
|
上海海事大学 |
苏海韩潮、游光扬声 |
源于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后更为现名。 |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市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水产学校,1952年成为国内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为现名。 |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握瑜怀玉 |
198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的基础上组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上海电力大学 |
铿锵有力 |
创建于1951年,1985年,经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 |
|
上海电机学院 |
独出机杼 |
创建于1953年,由华东工业管理局筹办,1956年更名为上海电机制造学校,后更为现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返回导航页 |
|
|
|
湖北 |
武汉大学 |
珞珈隽永、自强不息 |
武汉大学坐落在武昌风景秀丽的珞珈山,“珞珈”是武汉大学的代称。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更名为武汉大学。 |
|
华中科技大学 |
材雄德茂、量如江海 |
简称“华中大”,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 |
|
华中师范大学 |
鸿儒硕学 |
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1953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校名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积厚流光 |
简称“地大”,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后迁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更为现名,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满腹经纶 |
直属于教育部,2000年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
|
中南民族大学 |
锦绣心肠 |
直属于国家民委,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中南民族学院。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 |
|
湖北大学 |
博览五车 |
创建于1931年,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二名,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三名。 |
|
湖北工业大学 |
机杼一家 |
以工科为主的湖北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有国家机械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机械工程》。 |
|
武汉理工大学 |
才华横溢 |
2000年由原武汉工业大学(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的全国重点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 |
|
武汉科技大学 |
真金不镀 |
1995年由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为现名。 |
|
武汉科技大学 |
刚柔相济 |
|
|
武汉纺织大学 |
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是全国高校最早建立的服装院系之一,拥有“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等机构。校训:“崇真尚美”。 |
|
武汉工程大学 |
抱朴含真 |
学校前身是隶属于原化工部的武汉化工学院,后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现为省部共建。 |
|
长江大学 |
楚楚不凡 |
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荆州市。 |
|
江汉大学 |
抱诚守真 |
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主校区、汉口校区、武昌校区3个校区。汉朝得名于汉江,发祥于汉中,刘邦在汉中被封为“汉王”,后建立了汉朝, “汉族”、“汉语”、“汉文化”由此得名。 |
|
三峡大学 |
学识渊博 |
湖北省与水利部共建。2000年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
返回导航页 |
|
|
|
辽宁 |
东北大学 |
雄姿英发、文武双全 |
“985工程”院校,创建于192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 |
|
大连理工大学 |
架海金梁 |
简称“大工”,创建于1949年,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 |
|
中国医科大学 |
冰洁渊清 |
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学校,现为省部共建。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 |
|
东北财经大学 |
南面百城 |
1952年创建于沈阳,时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59年,作为辽宁大学的一部分迁至大连与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有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辽宁大学 |
学富五车 |
创建于1948年,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前身是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 |
|
辽宁师范大学 |
左右逢源 |
位于大连,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左右逢源——大连在辽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
|
沈阳师范大学 |
蕙心纨质 |
创建于1951年,1953年定名沈阳师范学院,2002年,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练达老成 |
主体是原阜新矿业学院,创建于1949年,1958年更名为阜新煤矿学院,1961年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并入,1978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后更为现名。 |
|
辽宁科技大学 |
铮铮铁骨 |
位于钢都鞍山。原名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是我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 |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博览群书 |
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定名抚顺石油学院,后更为现名。原隶属于中国石化总公司,现为省部共建。 |
|
辽宁工业大学 |
雕章缛彩 |
位于辽西工业重镇锦州市,创建于1951年,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两学科实力在辽宁省居于前列。 |
|
沈阳工业大学 |
比较成器 |
创建于1949年,1952年更名为长春机器工业学校,1955年更名为沈阳机器制造学校,1958年更名为沈阳机电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电机与电器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大连工业大学 |
锦心绣肠 |
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的本科院校之一,隶属于原中国轻工业部。 |
|
沈阳大学 |
珠宫贝阙 |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
|
沈阳理工大学 |
倚马可待 |
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校,始建于1948年,国防科技特色。北京理工大学——横槊赋诗、倚马千言 |
|
沈阳化工大学 |
铿金戛玉 |
创建于1952年,1958年定名沈阳化工学院(隶属于原化学工业部),后更为现名,现为省部共建。 |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高才卓识 |
辽宁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创建于1952年,原航空航天部所属六所本科院校之一(北航、南航、西工大、昌航、沈航和郑航),现为省部共建。 |
|
沈阳药科大学 |
兰芝常生 |
我国独立建制的3所药科大学之一(另外两所是中国药科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 |
|
大连大学 |
珠圆玉洁 |
创建于1949年,1950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1978年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更名为大连分院),1983年独立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1987年大连师范专科学校等学校并入。 |
|
大连交通大学 |
通文达艺 |
创建于1956年,原是隶属于铁道部的大连铁道学院,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校。 |
|
大连海事大学 |
苏海韩潮、游光扬声 |
直属于交通运输部,源于1909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 |
|
大连海洋大学 |
辽宁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
|
渤海大学 |
生机勃勃 |
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名城锦州市,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唯一一所以我国海域命名的综合性大学,2003年由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
返回导航页 |
|
|
|
浙江 |
浙江大学 |
东方剑桥、求是创新 |
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98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府之一。浙大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浙大的校训是“求是创新”。 |
|
浙江工业大学 |
怀才抱器、掞藻飞声 |
简称“浙工大”,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53年,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
|
中国计量大学 |
怀质抱真 |
浙江省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建。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 |
|
中国美术学院 |
妙手丹青 |
浙江省与文化部共建。前身是1928 年由蔡元培先生创办的国立艺术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最高美术教育机构。美术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浙江理工大学 |
锦绣前程 |
蚕学馆(1897年)→ 高等蚕桑学堂(1908年)→ 浙江丝绸工学院 → 浙江工程学院 → 浙江理工大学 |
|
浙江师范大学 |
金相玉质、踵事增华 |
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现校址,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更为现名。此后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 |
|
杭州师范大学 |
青蓝冰水 |
多学科综合性师范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 |
|
浙江工商大学 |
青钱万选 |
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至今已有100年的办学历史,有章乃器、骆耕漠等著名校友。 |
|
浙江财经大学 |
麟凤芝兰 |
是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和良好声誉的普通本科院校。“钱”指代著名的钱塘江。 |
|
浙江农林大学 |
蜚英腾茂 |
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更名为浙江林学院,后与原浙江农业大学“两合两分”。 |
|
浙江海洋大学 |
盐梅舟楫 |
创建于1958年,1998年由原浙江水产学院和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此后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化学校、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入。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字字珠玉 |
浙江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曾先后隶属于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经管学科实力也比较强,有全国工科院校第一批会计硕士点。 |
|
宁波大学 |
坐拥书城 |
校名是邓小平同志题写,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
|
温州大学 |
温文尔雅、远溯博索 |
创建于1933年,由近代著名爱国人士黄溯初先生创办,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学与皮革化工学科为省重中之重学科。 |
|
温州医科大学 |
兰芝常生 |
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原名“浙江第二医学院”。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返回导航页 |
|
|
|
山东 |
山东大学 |
山包海容、博览古今 |
山东大学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源于创建于18世纪的泺源书院,1901年在泺源书院基础上创建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我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2000年已成为“211工程”院校的山东工业大学并入山东大学。 |
|
中国海洋大学 |
苏海韩潮、游光扬声 |
“985工程”院校,曾经是山东大学的一部分,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为现名。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识渊博 |
1969年为会战山东胜利油田,北京石油学院迁校山东,改称华东石油学院,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
|
山东师范大学 |
博通经籍 |
前身山东师范学院创建于1950年,1981年更为现名,现已进入全国师范院校的先进行列。山包海容——山东地形特点。 |
|
曲阜师范大学 |
渊亭山立 |
创建于1955年,建校56年来,扎根孔孟桑梓之地,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坚持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 |
|
齐鲁师范学院 |
诗礼传家 |
创建于1948年,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 |
|
山东理工大学 |
积甲山齐 |
创建于1956年,位于齐文化发祥地——淄博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齐全,有21个学院。 |
|
山东财经大学 |
金相玉振 |
由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财经学院,是全国建校较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 |
|
齐鲁工业大学 |
蹙金结绣 |
前身是1948年由解放军胶东军区军工部建立的胶东工业学校,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
济南大学 |
人材出众 |
学校前身之一原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8月,是原国家建材工业部在全国按地域分布设立的四所部属高校之一。 |
|
青岛大学 |
才高气清 |
与广州大学合赠,“玉”指代胶州湾、“珠”指代珠江。1993年,原青岛大学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青岛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 |
|
烟台大学 |
锵金鸣玉 |
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使烟大有了高水平的发展。法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
|
鲁东大学 |
飞黄腾达 |
创建于1930年,于1958年始办高等教育,1984年更名为烟台师范学院,后直属山东省交通厅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飞黄腾达——山东地形特点。 |
|
聊城大学 |
鸿轩凤翥 |
1981年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更为现名,东方学人季羡林先生生前一直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有“江北水城”、“凤凰城”之称。 |
|
临沂大学 |
临池学书 |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9大学科门类。中国书法名城临沂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故里,现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 |
|
青岛农业大学 |
鸵鸟速度 + 穆如清风 |
创建于1951年,有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鸵鸟疫病防制中心等机构。 |
|
青岛理工大学 |
青过于蓝 + 刚柔相济 |
青岛建筑工程学校(1952年,后隶属重工业部)→山东冶金学院(1960年)→山东冶金工业学院(1978年,隶属冶金工业部)→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985年),后更为现名。 |
|
青岛科技大学 |
创建于1950年,学校的主体——原青岛化工学院是原国家化工部直属高校,被誉为我国橡胶界的“黄埔军校”,是国内最早开设橡胶专业的高校。 |
返回导航页 |
|
|
|
河南 |
郑州大学 |
河奔海聚、通今达古 |
简称“郑大”,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是一所有十一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有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河南大学 |
钟鼎之家、才高行厚 |
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12年,历经中州大学、第五中山大学、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时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位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 |
|
河南师范大学 |
满腹文章 |
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
|
河南农业大学 |
丰亨豫大 |
河南省与农业部共建。创建于1912年,1952年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为现名。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 |
|
河南科技大学 |
洛阳才子、永承重载 |
1952年始建于北京,1956年为配合国家重工业基地建设迁至洛阳(建设一拖,后生产出“东方红”拖拉机)。机械类学科综合实力强,轴承专业独树一帜。 |
|
河南工业大学 |
兵精粮足 |
河南省与国家粮食局共建。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粮食部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同年成立的第一机械工业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 |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通材达识 |
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财经大学。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白水鉴心 |
河南省与水利部共建。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1958年,更名为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并在原北京校址成立了研究生部,1990年学校迁至郑州。 |
|
中原工学院 |
金声玉服 |
创建于1955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58年更名为河南纺织机械学院,1987年更名为郑州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
|
信阳师范大学 |
黄中通理 |
位于豫南历史文化名城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另一所是河南师范大学);信阳是中华黄姓发源地,春秋时境内有黄国,信阳潢川有黄国故城遗址。 |
返回导航页 |
|
|
|
广东 |
中山大学 |
广见洽闻、东风化雨 |
原名广东大学,源于创建于1888年的格致书院。2001年并入中山大学的中山医科大学源于创建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格致书院和博济医学堂开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
|
华南理工大学 |
通儒达士,轻重分明 |
“985工程”院校,原名华南工学院,创建于1952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轻工类学科综合实力与江南大学同层次、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其他一些传统工科实力也很强。 |
|
暨南大学 |
通儒硕学,拥书南面 |
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也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 |
|
南方医科大学 |
冰洁玉清 |
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
|
华南师范大学 |
抱玉握珠 |
与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合赠。前身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于1933年创建的广东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51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为现名。 |
|
华南农业大学 |
地负海涵、万象森罗 |
广东省与农业部共建,创建于1909年,1952年更名为华南农学院(校名由毛主席亲笔题写),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4年更为现名。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广东海洋大学 |
腾蛟起凤 + 曾经沧海 |
广东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创建于1935年,有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WTO研究中心等机构。曾经沧海——广州、湛江徐闻曾经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开言路 |
简称“广外”,1995年由原隶属于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的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原隶属于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博览五车 |
位于我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茂名市。 |
|
广东财经大学 |
研经铸史 |
学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三大主体学科自2004年连续七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以后几年内可能会更名为广东财经政法大学。 |
|
广东药科大学 |
芝兰之室 |
我国独立建制的3所药科大学之一(另外两所是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 |
|
广东工业大学 |
胸怀比较宽广 |
创建于1958年,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学科门类较齐全,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汕头大学 |
手法比较巧妙 |
手法“巧”的是有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手法“妙”的是医学院实力较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深圳大学 |
凤翥鹏翔、格高意远 |
“建筑新八校”之一。正在为实现“高校之林,后来居上”的宏大心愿努力奋进(摘自学校官网)。深圳别称“鹏城”。 |
|
五邑大学 |
五色相宣 |
江门市辖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五市(区),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五邑大学由此命名。作为五邑侨乡的最高学府,建校以来,得到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 |
|
韶关学院 |
人中骐骥 |
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韶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已成为粤北地区人才培养和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 |
|
广州大学 |
抱玉握珠 |
与青岛大学合赠。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原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玉”指代胶州湾、“珠”指代珠江。 |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圭璋特达 |
创建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北京、广州、上海、成都中医药大学)。 |
返回导航页 |
|
|
|
广西 |
广西大学 |
桂殿兰宫、雕章缛彩 |
简称“西大”,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有“北蔡(元培)南马”之誉的马君武博士。结构工程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
|
广西师范大学 |
桂林一枝 |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创建于1932年,195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为现名。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 |
|
广西民族大学 |
花团锦簇 |
与云南民族大学合赠。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国家民委共建,创建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8 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
|
广西科技大学 |
圭璋特达 |
创建于1958年,1985年从南宁迁至柳州。有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位于广西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城市——柳州市。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怀珠韫玉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曾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 |
|
桂林理工大学 |
陶熔鼓铸 |
创建于1956年,先后隶属于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
返回导航页 |
|
|
|
海南 |
海南大学 |
琼林玉质、含章挺生 |
海南省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创建于1958年,2007年由原海南大学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纬度最北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 |
|
海南师范大学 |
锦心绣口 |
海南省属重点大学,位于海口市,前身是1949年秋创建于拥有三百年历史的海南琼台书院内的海南师范学院。 |
返回导航页 |
|
|
|
江苏 |
南京大学 |
雄文大手、惊才风逸 |
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由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三任两江总督创办)。 |
|
东南大学 |
金石之坚、东南之秀 |
“985工程”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高水平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南京有“金陵”、“石头城”等别称。 |
|
中国矿业大学 |
腹载五车 |
焦作路矿学堂(1909年)→焦作工学院(1931年)→中国矿业学院(1950年、天津)→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1970年、合川)→中国矿业学院(1978年,徐州) |
|
中国药科大学 |
芝兰之室 |
“211工程”院校,创建于1936年,1950年更名为华东药学专科学校,1952年更名为华东药学院,1986年更为现名。 |
|
江苏大学 |
陆海潘江、通古博今 |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
|
江苏科技大学 |
锵金铿玉 |
原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并入。 |
|
河海大学 |
河汉江淮、优游涵泳 |
中国水利最高学府,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5年,我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科技人才的高等学府)→ 华东水利学院(1952年)→ 河海大学(1985年) |
|
江南大学 |
锋发韵流 |
“211工程”院校,2001年1月,无锡轻工大学(原轻工业部唯一的直属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
|
苏州大学 |
琼楼玉宇、雕文织采 |
“211工程”院校,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是目前全国发展势头最好的重点高校之一,多项指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
|
常州大学 |
骥子龙文 |
原为江苏工业学院,曾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学校以“责任”为校训,形成了“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常州别称“龙城”。 |
|
扬州大学 |
鸿鶱凤立、扬葩振藻 |
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泰州别称凤凰城。 |
|
南通大学 |
通才硕学 |
简称“通大”,江苏省与交通运输部共建。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 |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金东箭 |
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52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为现名。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
|
江苏师范大学 |
智圆行方 |
1952年在无锡创建,1956年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 |
|
南京理工大学 |
三个火枪手——(大仲马名著) |
与西工大、哈工程合赠。简称“南理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与西工大、哈工程都源于著名的“哈军工”。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高才绝学 |
简称“南航”,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才气过人 |
江苏省与中国气象局共建。创建于1960年,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 |
|
南京邮电大学 |
博洽多闻 |
简称“南邮”,江苏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1958年在原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为本科院校,定名南京邮电学院,后更为现名。 |
|
南京工业大学 |
比较有造化 |
江苏省省属重点高校,2001年由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有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南京林业大学 |
彬彬济济 |
与北京林业大学合赠。江苏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1952年定名南京林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 |
|
南京财经大学 |
作金石声 |
创建于1956年,2000年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2003年由南京经济学院更为现名。 |
|
南京审计大学 |
秉节持重 |
江苏省与国家审计署共建,是我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财经类高校。 |
|
苏州科技大学 |
负重涉远 |
2001年由隶属于建设部的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和隶属于铁道部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被誉为中国土建类高校中的“小同济”和“小东南”。位于“江南水乡”苏州。 |
|
江苏海洋大学 |
力学笃行 |
1985年定名淮海工学院,此后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陇海铁路起点——连云港市。 |
|
淮阴师范学院、工学院 |
高才捷足 |
均创建于1958年,位于交通枢纽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 |
|
盐城师范学院、工学院 |
盐梅之寄 |
均创建于1958年,位于有着悠久海盐文化的湿地生态旅游城市——盐城市。南京市市花是梅花。 |
返回导航页 |
|
|
|
安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铄懿渊积 |
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1970年初,学校迁至合肥市。 |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工大像哈工大 + 斫轮老手 |
简称“合工大”,直属于教育部。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1979年更为现名。 |
|
安徽大学 |
铄古切今 |
“211工程”院校,创建于1928年,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京剧: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京后,徽班博采众长,经过漫长的岁月而形成。 |
|
安徽师范大学 |
徽风皖韵、诗礼之家 |
1972年定名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有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位于“徽风皖韵、千湖之城”芜湖。 |
|
安徽工业大学 |
铁绰铜琶 |
创建于1958年,2000年由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
|
安徽工程大学 |
博闻强志 |
建国后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78年,更名为安徽机电学院,2001年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后更为现名。位于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市。 |
|
安徽财经大学 |
珠圆玉润 |
1959年创建于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蚌埠。曾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 |
|
淮北师范大学 |
冰清玉润 |
原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淮北市。 |
|
安庆师范大学 |
居安资深 |
创建于1897年,有着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是皖西南地区唯一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安徽的“安”来源于安庆。 |
|
阜阳师范大学 |
颖悟绝伦 |
创建于1956年,是安徽省老牌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位于交通枢纽城市——阜阳(古称颍州),毗邻古颍州西湖。 |
返回导航页 |
|
|
|
福建 |
厦门大学 |
登高能赋、运斤成风 |
简称“厦大”,“985工程”院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厦大校园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
|
福州大学 |
才高行洁、福慧双修 |
简称“福大”,“211工程”院校。创建于1958年,有21个学院,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3个省级重点学科。 |
|
福建农林大学 |
材茂行洁 |
前身是创办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创办于1940年的福建农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
|
福建师范大学 |
师出名门 |
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1972年更为现名。有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华侨大学 |
龙翰凤翼 + 不可限量 |
中国著名华侨高等学府,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1960年创建于泉州,2004年在厦门兴建新校区。综合性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经济学、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
|
集美大学 |
嘉言懿行 |
办学历史始于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师范学校。集美大学航海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水产学科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 |
返回导航页 |
|
|
|
江西 |
南昌大学 |
辉光日新、丹青不渝 |
简称“昌大”,食品类、材料类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五名,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是国内第一所在大学设立的光伏学院。 |
|
南昌航空大学 |
高才远识 |
简称“昌航”,江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创建于1952年,原航空航天部所属六所本科院校之一(北航、南航、西工大、昌航、沈航和郑航)。 |
|
江西师范大学 |
钜学鸿生 |
江西省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缘起于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庐山白鹿洞书院,1969年,学校主体迁往井冈山拿山,成立井冈山大学,后又迁回南昌,1983年更为现名。 |
|
江西财经大学 |
青钱学士 |
全国八大财经院校之一。江西省商业学校(1923年)→ 江西财经学院(1958年)→ 江西财经大学(1996年) |
|
江西理工大学 |
熔古铸今 |
创建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现为省部共建。 |
|
华东交通大学 |
格古通今 |
原隶属于铁道部,现为省部共建。有“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
东华理工大学 |
才识过人 |
江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国防科工委)共建。创建于1956年,原名华东地质学院。学校由抚州校区和南昌校区组成,抚州有“才子之乡”的美誉。 |
|
井冈山大学 |
通书达礼 |
江西省与教育部共建,位于吉安市,同济大学对口支援。 |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清音幽韵 |
位于瓷都景德镇,是我国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校。 |
|
上饶师范学院 |
言信行直 |
上饶有“信州”的别名;上饶有朱熹、詹天佑、方志敏等名人。 |
返回导航页 |
|
|
|
河北 |
燕山大学 |
大车以载、负重致远 |
河北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0年定名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后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防重点学科。 |
|
河北大学 |
播种希望的地方 |
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前身是创建于1921年的天津工商大学,1960年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河北简称“冀”,冀有“希望”的含义。 |
|
河北工业大学 |
器宇不凡 |
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工科高校,1904年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堂,1950年更名为河北工学院,后更为现名。 |
|
河北师范大学 |
骥子龙文 |
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子师范学堂。1996年,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 |
|
河北科技大学 |
达士通人 |
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学科专业齐全,有九大学科门类,基本覆盖了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
|
河北工程大学 |
资源丰富 |
河北省与水利部共建。有理学院、文学院、水电学院、资源学院等16个学院。 |
|
河北经贸大学 |
直谅多闻 |
多学科性财经类大学,1995年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
|
河北地质大学 |
多闻强记 |
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土资源部、河北省共建,1985年,学校从塞外古城宣化迁至石家庄,1996年更为现名。“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 |
|
华北理工大学 |
龙跃凤鸣 |
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原华北煤炭医学院(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合并组建而成。有河北省现代冶金技术实验室、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 |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倍道兼进 |
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后更为现名。 |
|
河北北方学院 |
博闻强记 |
座落在素有北京“北大门”和“后花园”之称的塞外名城张家口市,是河北省西北部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
返回导航页 |
|
|
|
山西 |
山西大学 |
百年学府、龙章凤彩 |
山西省与教育部共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太原有“龙城”之称,大同、运城有“凤凰城”之称。 |
|
太原理工大学 |
业峻鸿绩、有勇知方 |
前身是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中化学工艺学科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以煤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 |
|
中北大学 |
腹中兵甲 |
山西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创建于1941年,有5个国防重点学科,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 |
|
山西师范大学 |
龙章凤姿 |
创建于1958年,1984年扩建并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理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百强。著名的《语文报》和《英语周报》是山西师范大学主办。 |
|
山西财经大学 |
百城之富 |
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校最早的高等财经类院校之一。有山西票号和晋商研究中心。 |
|
大同大学 |
比较有恒心 |
2006年由原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等四校合并成立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毗邻北岳恒山。 |
|
太原科技大学 |
负重涉远 |
太原机器制造学校(1953年)→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 太原科技大学 |
|
太原师范学院 |
兼程并进 |
为山西省省会太原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太原简称“并”,古称“晋阳”、“并州”,也称“龙城”。 |
|
太原工业学院 |
直内方外 |
创建于1954年,现已成为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六大学科门类的高校。 |
返回导航页 |
|
|
|
内蒙古 |
内蒙古大学 |
长才广度、豪情逸致 |
创建于1957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黄金经济与应用研究所等机构。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智周万物 |
创建于1952年,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青藜学士 |
创建于1952年,位于青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斫轮老手 |
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93年更为现名。 |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通才练识 |
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创建于1956年,1958年定名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 |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通文达礼 |
位于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2000年由创建于1958年有着坚实办学基础的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
|
赤峰学院 |
一寸赤心 |
2003年由具有40多年办学历史的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赤峰教育学院、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古幼儿师范学校等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多科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
返回导航页 |
|
|
|
吉林 |
吉林大学 |
沉博绝丽 |
简称“吉大”,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国家批准吉林大学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
|
东北师范大学 |
饱学之士、玉洁松贞 |
直属于教育部,创建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定名东北师范大学。 |
|
长春理工大学 |
英风亮节 |
吉林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时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两院院士王大珩为第一任院长,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盛誉。 |
|
东北电力大学 |
力学笃行 |
创建于1949年,原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前电力工业部、能源部),现为省部共建。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
|
吉林师范大学 |
坐拥百城 |
创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吉林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
吉林财经大学 |
金相玉振 |
吉林省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建。创建于1946年,原名长春税务学院,是国家第一所税务本科大学。 |
|
长春大学 |
春和景明 |
1987年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
|
长春工业大学 |
如坐春风 |
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延边大学 |
博闻多识 |
“211工程”院校,吉林省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49年,1996年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 |
|
北华大学 |
雍容华贵 + 高才绝学 |
与东华大学、南华大学、西华大学合赠。位于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1999年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
返回导航页 |
|
|
|
黑龙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瑚琏之器 |
简称“哈工大”,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创建于192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大学之一,此后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三个火枪手——(大仲马名著) |
与西工大、南理工合赠。简称“哈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
|
东北农业大学 |
博物多闻 |
211工程院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 |
|
东北林业大学 |
长材茂学 |
与西南林业大学合赠。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创建于1952年,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 |
|
东北石油大学 |
景星庆云、大匠运斤 |
创建于1960年,是大庆石油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1961年定名东北石油学院,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 |
|
黑龙江大学 |
博物洽闻 |
创建于1941年,1958年扩建、更名为黑龙江大学。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并入黑龙江大学。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
|
齐齐哈尔大学 |
积甲山齐 |
创建于1952年,位于嫩江之滨闻名遐尔的丹顶鹤故乡——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 |
|
佳木斯大学 |
兼程前进 |
创建于1947年,是黑龙江省十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佳木斯是我国最东端的地级市,有前进区、向阳区、东风区等区。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锋芒毕露 |
1995年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国内唯一以刀具开发为主的重点实验室——现代制造与刀具开发实验室。 |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冰清玉润 |
创建于195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教师教育、艺术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摇篮。哈尔滨有“冰城”、“东方小巴黎”等美称。 |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班香宋艳 |
与天津商业大学合赠。创建于1952年,原隶属于国家商业部,是我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2000年由黑龙江商学院与黑龙江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
返回导航页 |
|
|
|
湖南 |
湖南大学 |
波澜老成、千古独步 |
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共建。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 |
|
中南大学 |
金戈铁马、我武惟扬 |
直属于教育部,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共建。是承担军工项目和军工科研经费最多、唯一具有武器装配生产许可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蜚英腾茂 |
湖南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创建于1958年,1963年更名为中南林学院,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2005年更为现名,2006年,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
|
湖南师范大学 |
华星秋月、沅芷湘兰 |
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1953年更名为湖南师范学院,1984年更为现名。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 |
|
湖南科技大学 |
书通二酉 |
起源于北宋时期兴办的湘潭县学,始建于解放前夕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
|
湖南工业大学 |
金相玉式 |
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老工业基地株洲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 |
|
长沙理工大学 |
才贯二酉 |
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等行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的多科性大学。 |
|
湘潭大学 |
博学多才 |
湖南省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7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南华大学 |
雍容华贵 + 高才绝学 |
与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北华大学合赠。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共建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大学。 |
|
吉首大学 |
吉光凤羽 |
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所在区域内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凤凰古城)。 |
|
怀化学院 |
怀质抱真 |
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湖南西部交通枢纽城市怀化。 |
|
湖南理工学院 |
光风霁月 |
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开放城市岳阳市。 |
返回导航页 |
|
|
|
重庆 |
重庆大学 |
文江学海、长风破浪 |
简称“重大”,“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重大创建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
|
西南大学 |
月章星句、鸿篇巨制 |
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有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有基础心理学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西南政法大学 |
老成持重 |
重庆市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5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曾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
|
重庆师范大学 |
重葩累藻 |
简称“重师”,创建于1954年,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师范大学。 |
|
重庆交通大学 |
博识多通 |
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学院,后更为现名。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
|
重庆邮电大学 |
博学多闻 |
简称“重邮”,重庆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1959 年定名重庆邮电学院,是国家设立的4所邮电高校之一。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有一定地位和杰出贡献。 |
|
重庆工商大学 |
遇水迭桥 |
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重庆机电工业学校)和原重庆商学院(隶属原商业部)合并组建而成。重庆有“中国桥都”之誉。 |
|
重庆理工大学 |
励学笃行 |
始建于1940年,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重庆三峡学院 |
源泉万斛 |
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万州,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语重情深 |
简称“川外”,位于重庆市,始建于1950年,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语高等学府,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
返回导航页 |
|
|
|
四川 |
四川大学 |
雄深雅健 |
简称“川大”,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和2000年两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富饶的四川盆地使四川自古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
|
电子科技大学 |
怀珠抱玉 |
1956年由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 |
|
西南交通大学 |
风樯阵马 |
五大交通大学之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在世界交通领域有着重大影响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
西南财经大学 |
学富才高 |
直属于教育部,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创建于1952年,学校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1938年部分内迁至成都杜甫草堂西侧办学,光华村由此得名。 |
|
西南科技大学 |
铮铮有声 |
四川省和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之一。位于大禹之乡、李白故里,人杰地灵的中国科技城——绵阳市。 |
|
西南石油大学 |
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
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川中石油大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 |
|
西南民族大学 |
锦胸绣口 |
直属于国家民委,前身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60余家校级研究机构。 |
|
四川农业大学 |
材高知深 |
简称“川农大”,“211工程”院校,源自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27年和1935年两次并入四川大学,1956年由四川大学农学院成立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 |
|
四川师范大学 |
双桂联芳、铺锦列绣 |
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曾内迁至四川省办学),1952年在南充成立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大部份迁往成都,发展为 |
|
西华师范大学 |
今天的四川师范大学。留在南充的部份,则经历南充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的发展阶段。 |
|
西华大学 |
雍容华贵 + 高才绝学 |
与东华大学、南华大学、北华大学合赠。2003年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 |
|
成都理工大学 |
立地书橱 |
四川省与国土资源部共建。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意气风发 |
四川省与中国气象局共建。是一所以气象科技、信息科技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8年更名为成都气象学院,成为我国两所主要培养气象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 |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自出机杼 |
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1979年在其基础上组建四川化工学院,2003年经过合并组建而成。位于千年盐都、南国灯城——自贡市。 |
返回导航页 |
|
|
|
云南 |
云南大学 |
惊才绝艳 |
创建于1922年,时名为东陆大学,1946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
|
昆明理工大学 |
金碧辉映、有声有色 |
创建于1954年,具有以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等为主体、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有色”学科体系。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金马碧鸡坊——昆明城市标志之一。 |
|
西南林业大学 |
彬彬济济 |
与东北林业大学合赠。云南省与国家林业局共建。起始于1939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林业本科院校。 |
|
云南师范大学 |
师出名门 |
前身是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
|
云南农业大学 |
行云流水、情文并茂 |
创建于1938年,前身是云南大学农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 |
|
云南财经大学 |
金相玉映 |
创建于1951年,1998年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是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学科大学。 |
|
云南民族大学 |
花团锦簇 |
与广西民族大学合赠。云南省与国家民委共建。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是一所培养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性大学。 |
|
曲靖师范学院 |
凤鸣麟出 |
已发展成为滇东北地区教育发展的龙头。位于我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曲靖市。曲靖市有麒麟区。 |
返回导航页 |
|
|
|
贵州 |
贵州大学 |
百年学府、杞梓之林 |
贵州省和教育部共建。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贵州大学堂,1951年由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2004年,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贵阳别称“林城”,有“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 |
|
贵州师范大学 |
绩学之士、笔墨之林 |
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更为现名,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由厦门大学对口支援。有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等机构。 |
|
贵州财经大学 |
金匮石室 |
创建于1958年,已成为一所具有万人规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兼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多科性财经类高校。 |
|
贵州民族大学 |
惊采绝艳 |
贵州省和国家民委共建。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已发展成为涵盖文、史、法、管、理、经、工、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
|
遵义医科大学 |
博学多闻 |
遵义医学院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举院南迁至遵义,并更为现名。 |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水洁冰清 |
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有17个教学系(部),2个研究所,建成4个省级合格实验室。 |
返回导航页 |
|
|
|
西藏 |
西藏大学 |
清辞丽曲、金昭玉粹 |
西藏自治区与教育部共建。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1985年成立西藏大学。有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
|
西藏民族大学 |
高风峻节 |
创建于1958年,1965年定名西藏民族学院。位于陕西咸阳市,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民族高等学校。 |
返回导航页 |
|
|
|
陕西 |
西安交通大学 |
星旗电戟、追风蹑影 |
交通大学在1955年至1957年部分西迁到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启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校名。 |
|
西北工业大学 |
驱霆策电、高歌猛进 |
简称“西工大”,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七所高校之一。由西北工学院(1938年在汉中成立)和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合并成立,后原“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并入。 |
|
西北大学 |
百年学府、钟灵毓秀 |
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知识沃土、成长摇篮 |
“985工程”院校,前身是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于1934年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倡办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9年更名为西北农学院)。 |
|
西北政法大学 |
秦镜高悬 |
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西安政法学院,时为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1963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后更为现名。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怀珠韫玉 |
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1958年迁址西安,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著作等身 |
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还有冶金工程学院。 |
|
陕西师范大学 |
高步通衢、雁塔题名 |
1960 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老校区——雁塔校区位于大雁塔附近。 |
|
陕西理工大学 |
渊源有自 |
创建于1958年,2001年由原汉中师范学院与原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高祖刘邦曾被封为“汉中王”,又称“汉王”,后建立汉朝,汉族的“汉”源于汉中。 |
|
陕西科技大学 |
分得清轻重 |
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原西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
|
西安科技大学 |
创建于1958年,原西安矿业学院,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为现名。 |
|
西安理工大学 |
游刃有余 |
创建于1949年,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水利水电学院实力很强。校训:祖国、荣誉、责任。 |
|
西安工业大学 |
刚柔相济 |
创建于1955年,1965年定名西安工业学院,成为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曾先后隶属于兵器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
|
西安工程大学 |
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前身为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 |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虚怀若谷 |
多学科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52年,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后更为现名。虚怀若谷——陕西的地形,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 |
|
西安石油大学 |
渊图远算 |
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定名西安石油学院,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
|
西安邮电大学 |
直谅多闻 |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普通高校。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由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
|
长安大学 |
让您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 |
2000年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被誉为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 |
|
延安大学 |
博学多识 |
陕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陕西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
返回导航页 |
|
|
|
甘肃 |
兰州大学 |
金声玉振 |
创建于1909年,发源于兰州城西的“萃英门”,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兰州大学。建国后,为开发“两弹一星”,需要在西北建设一所强大的综合性大学,兰州大学又得到迅速发展;兰州别称“金城”。 |
|
西北师范大学 |
桂馥兰馨、百卉含英 |
前身是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北平师范大学西迁,后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大下设的师范学院,1939年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 |
|
西北民族大学 |
五车腹笥 |
直属于国家民委,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西北民族学院,是一所优势和特色比较鲜明的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
|
兰州理工大学 |
高材疾足 |
创建于1919年,1958年定名甘肃工业大学,2003年更为现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焊接研究所、裂纹技术研究所。兰州别称金城 |
|
兰州交通大学 |
博古通今 |
原隶属于铁道部,前身是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两校“系科对口支持”而成立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兰州铁道学院,2003年更为现名。 |
|
天水师范学院 |
龙跃凤鸣 |
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文、理、法、工、教育、历史、经济、艺术、管理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省属高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有“羲皇故里”之称。 |
返回导航页 |
|
|
|
宁夏 |
宁夏大学 |
磐石之固、凤凰来仪 |
“211工程”院校,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58年,1962年定为现名。1997年,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并入,2002年,宁夏农学院并入。 |
|
北方民族大学 |
鸿渐之仪 |
直属于国家民委,前身是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有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 |
|
宁夏师范学院 |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 |
返回导航页 |
|
|
|
青海 |
青海大学 |
志比昆仑、学竞江河(校训) |
“211工程”院校,青海省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58年,1960年定为现名,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医学院等单位并入。昆仑指昆仑山,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
|
青海师范大学 |
丽句清词、言芳行洁 |
创建于1956年,1984年更为现名。已成为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
|
青海民族大学 |
冰清玉粹 |
青海省与国家民委共建,创建于1949年,1956年定名青海民族学院,2005年原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 |
返回导航页 |
|
|
|
新疆 |
新疆大学 |
满腹珠玑、日新月著 |
“211工程”院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教育部共建。创建于1924年,1935年更名为新疆学院,1960年正式成立新疆大学,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名校对口支援。 |
|
石河子大学 |
浑金璞玉 |
“211工程”院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名校对口支援。 |
|
新疆师范大学 |
昆山片玉 |
前身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1978年更名为新疆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对口支援。 |
|
新疆农业大学 |
银屏金屋、香培玉琢 |
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定名新疆农业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
|
新疆财经大学 |
抱宝怀珍 |
1959年定名为新疆财经学院,2000年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新疆财政税务学校并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对口支援。 |
|
喀什大学 |
怀瑾握瑜 |
是中国最西部的大学,前身是新疆喀什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是一所多民族、多学科、多形式的高等师范院校,也是祖国最西部的大学,喀什全称“喀什噶尔”,义为“玉石般的地方”,古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被誉为“丝路明珠”。 |
返回导航页 |
|
|
|
香港 |
香港大学 |
鸿笔丽藻、百年书香 |
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校训“明德格物”。数所实验室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 |
返回导航页 |
|
|
|
澳门 |
澳门大学 |
大雅之堂、横翔捷出 |
澳门大学未来将在珠海经济特区的横琴岛建设新校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堂区”作为行政区划单位。 |
|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当轴处中,周围还有三校鼎立。(原煤炭工业部所属高校) |
焦作路矿学堂(1909年)→焦作工学院(1931年)→中国矿业学院(1950年、天津)→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1970年、合川)→中国矿业学院(1978年,徐州) |
|
河南理工大学 |
焦作路矿学堂(1909年)→焦作工学院(1931年)→焦作矿业学院(1958年),1961年郑州煤炭工业学院并入,后又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后更为现名。 |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体是原淮南矿业学院,创建于1945年,后煤炭工业部所属的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后更为现名。 |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体是原山东矿业学院,创建于1951年,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后更为现名。 |
|
原湘潭矿业学院 |
原煤炭工业部所属高校 |
原湘潭矿业学院是原煤炭工业部在南方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1997年更名为湘潭工学院,2003年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湖南科技大学。 |
|
原山西矿业学院 |
1997年直属于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与太原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体是原阜新矿业学院,创建于1949年,1958年更名为阜新煤矿学院,1961年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并入,1978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后更为现名。 |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体是原西安矿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后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后更为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