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 代 |
起 迄 |
都 城 |
今 地 |
夏① |
约前2146-1675年 |
安邑 |
山西运城夏县 |
商② |
约前1675-1029年 |
亳 |
商丘 |
周 |
西周 |
约前1029-771年③ |
镐京 |
西安 |
东周④ |
春秋 |
前770-476年 |
洛邑 |
洛阳 |
战国 |
前475-221年 |
秦 |
前221-207年 |
咸阳 |
咸阳 |
汉 |
西汉⑤ |
前206-公元25年 |
长安 |
西安 |
东汉 |
25-220 |
洛阳 |
洛阳 |
三国 |
魏 |
220-265 |
洛阳 |
洛阳 |
蜀 |
221-263 |
成都 |
成都 |
吴 |
222-280 |
建业 |
南京 |
晋 |
西晋 |
265-316 |
洛阳 |
洛阳 |
东晋 |
317-420 |
建康 |
南京 |
十六国⑥ |
304-439 |
|
|
南朝
(南北朝) |
宋 |
420-479 |
建康 |
南京 |
齐 |
479-502 |
建康 |
南京 |
梁 |
502-557 |
建康 |
南京 |
陈 |
557-589 |
建康 |
南京 |
北朝
(南北朝) |
北魏 |
386-534 |
平城 |
山西大同 |
洛阳 |
洛阳 |
东魏 |
534-550 |
邺 |
河北邯郸临漳 |
北齐 |
550-577 |
邺 |
河北邯郸临漳 |
西魏 |
535-557 |
长安 |
西安 |
北周 |
557-581 |
长安 |
西安 |
隋 |
581-618 |
大兴 |
西安 |
唐 |
618-907 |
长安 |
西安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907-923 |
汴 |
开封 |
后唐 |
923-936 |
洛阳 |
洛阳 |
后晋 |
936-946 |
汴 |
开封 |
后汉 |
947-950 |
汴 |
开封 |
后周 |
951-960 |
汴 |
开封 |
十国⑦ |
902-979 |
|
|
宋 |
北宋 |
960-1127 |
开封 |
开封 |
南宋 |
1127-1279 |
临安 |
杭州 |
辽⑧ |
907-1125 |
上京 |
内蒙古巴林左旗 |
西夏 |
1038-1227 |
兴庆府 |
银川 |
金 |
1115-1234 |
会宁府 |
黑龙江阿城 |
中都 |
北京 |
开封 |
开封 |
元 |
1206-1368 |
大都 |
北京 |
明⑨ |
1368-1644 |
北京 |
北京 |
清 |
1616-1911 |
北京 |
北京 |
中华民国⑩ |
1912-1949 |
南京 |
南京 |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
① 据传大禹治水有功,后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先于禹而死。禹又命东夷首领伯益为继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拥戴伯益,反而拥戴禹的儿子启。启继承了禹的位置,并征服了不服从自己的其他部落。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
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中国的代称“华夏”的“夏”源于夏朝。
②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③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④ 东周前半期(前770-前476年),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期”;后半期(前475-前221年),剩下的诸侯大国继续互相征战,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⑤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⑥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⑦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⑧ 国号初为契丹,后改为辽。
⑨ 明朝初期定都于南京,1421年(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1420年,故宫建成)。
⑩ 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迁都至陪都重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