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另有说四大名楼为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雀(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鹳雀楼到宋以后曾被水淹没,后水退却后,失去往日的繁华和兴盛,元初毁于战乱。但经过人员的系统修理,它已经旧貌换新颜。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沈括《梦溪笔谈》给了鹳雀楼八个字:“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千余年间,它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楼在古代作为一种名胜,诗人多有登临赋诗的雅兴。鹳雀楼在唐代别具风格,诗人多来访胜,留下不少名作。除王之涣外,畅当、耿湋、马戴、司马札、李益、张乔、吴融等七位唐朝诗人也曾登楼赋诗。 |
李益·《登鹳雀楼》 |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
畅当·《登鹳雀楼》 |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登今朝鹳雀楼》 |
西临黄河,东眺蒲州。
现代气息弥漫,
古典风格犹存。
无限风光独好,
令古今文人折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