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时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说,因此又有“芙蓉国”之称。
历史文化:
  湖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种植五谷、织麻为布、制作陶器,坐落于株洲市的炎帝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舜帝明德天下,足历洞庭,永州九嶷山为其陵寝之地。湖南境内历史遗存众多,出土和发现的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里耶秦简、走马楼三国吴简以及凤凰古南方长城、岳麓书院、岳阳楼,是湖南悠久历史的浓缩与见证。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湖南自古有“古道圣土”、“屈贾之乡”和“潇湘洙泗”的美誉,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为精神特质的湖湘文化薪火相传,培育形成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目前全省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洪江古建筑群等2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炭河里遗址是已知南方地区最早的西周城址。湖南自古崇文重教,书院最多时达280所,宋代以来,尤以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闻名遐迩;19世纪末创立于长沙的时务学堂,开近代书院制度改革和新式学堂设立的风气之先。湖南民俗多姿多彩,湘绣、滩头木版年画、皮影戏、江永女书等118项民俗艺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戏、昆剧、湘剧、祁剧和常德丝弦等民间歌舞享誉中外;湘西苗族的巫傩文化、德夯苗寨风情、以茅古斯和摆手舞为特色的土家情调等民俗别具一格;湘菜源远流长,早在汉朝就已形成菜系,是汉族饮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
伟人故里、湖湘人物:
  湖南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曾经有过“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鼎盛气象。从流寓湖湘的先秦爱国诗人屈原,到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东汉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从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怀素,到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及在湖南讲学传道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和张栻;从明代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到有"东方黑格尔"之称的思想家王夫之,湖湘人才群体联袂而起、灿若星河。近现代以来,湖南是维新运动最富生气的一省、辛亥武昌起义首应之区,三湘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册、光照寰宇的杰出人物,先后涌现了晚清经世派代表人物两江总督陶澍、"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启蒙思想家魏源,以及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辛亥元勋黄兴、蔡锷、宋教仁,民国第一位民选总理熊希龄,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抗日战争重要的正面战场,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桑植起义、平江起义、通道转兵、芷江受降等著名历史事件。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首批授衔的10大元帅中有3位是湖南人,10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人,57名上将中湘籍19人,177位中将中湖南有45人,湖南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红色摇篮"之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琇等著名科学家,田汉、齐白石、黄永玉等知名艺术家,沈从文、周立波等著名文学家,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他们以其卓越的才情、智慧和品德,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精彩篇章!
  

 
 

  版权所有:南京浩志明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1317号   E-Mail:hzmycm@126.com